[编者按] 彼得·彼得森,是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黑石集团创始人。1926年,彼得森出生于美国一个希腊移民家庭,先后在麦肯广告公司、电影器械制造商Bell&Howell担任高管。除了黑石创始人,他还曾担任莱曼兄弟的首席执行官、尼克松政府的商务部长、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。1962年被《生活》杂志选为40岁以下美国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。
他的自传《黑石的起点,我的顶点》,曾被巴菲特赞誉:“彼得森的旅程,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;他的书,展现了他在商业和生活上坦诚的态度,令人耳目一新。”
在自传中,彼得森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为“回望过去,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——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,而我的选择都是——长远利益。”
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是从他的自传中提炼出来的,彼得森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7堂课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经常碰到很多人向我讨教事业和人生的经验,似乎我的经历中蕴涵着某些宝贵的智慧。
比如,在事业方面,很多人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:为什么年仅30几的我,能在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领域谋得要职,比如广告业、制造业还有金融领域?
再比如,我是如何在不影响原有事业的同时,还能积极投身到公共事业中的?
还有,大家似乎都隐藏着一个未说出的问题:我是如何成为亿万富翁的?诸如此类,等等。
我的第一个回答,就是——我的某些成功是因为运气好,但编辑觉得这个回答很敷衍。他引申出了另外一个问题:为什么年纪轻轻,就有诸多高级职位寻我而来?在机会接踵而至时,我又是如何回应和取舍的?
为了避免回答这个问题,变成职业生涯的咨询,我必须说明:我们的兴趣、爱好、能力、资源、优势,当然还有劣势,都各不相同,所以“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”并没有统一的标准;而且,我从未给自己规划过什么长期职业路线;所以,我也不可能为你规划一条。
我能帮助你的就是,当你读到这些原则和经验时,把它们当做连接各类事业的纽带,然后问自己:哪些在我身上适用?哪些和我的兴趣、能力、优势和激情挂得上钩?
我将这些内容提炼成人生的7堂课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…
一定要发挥你的优势,尤其是比较优势
我学到的第一堂课是:千万不要被一份工作牵着鼻子走,如果仅仅是因为它薪水高、福利好、地理位置好或给你大办公室等诸如此类的理由;你需要集中关注的是:能否在工作中发挥你的优势,尤其是你的比较优势。
我的第一份工作,在零售业,利用的正是我的相对劣势,所以以惨败结束。在那之后,我真正学会了拒绝那些不适合我的工作机会,不管它看上去多么诱人。最后,我发现我事业的好坏,确实取决于我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,也就是说是否充分发挥了我的优势。
亚当·斯密的学生,都会牢记他数世纪都适用的至理真言:发挥你的比较优势。我发现这句话不管是对人,还是工作,都同样适用。
永远不要在思想上懒惰
当我将自己的比较优势付诸实践后,我学到了人生最重要的第2堂课:思想上不能懒惰。
常常思考一下你的公司、你所处的行业、还有整个经济环境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?比如在广告业,不是成为所谓的“灵感天才”就可以高枕无忧的;还要常常回到原点,去思考广告是什么,广告可以是什么,广告应该是什么。
在我涉猎的两个领域事业中,我发现我自己不仅仅被一些微观问题所吸引,即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好具体的事务;还有很多宏观的问题,即一些抽象的问题能激起我的兴趣。
我喜欢这样——细小而又宏大,具体而又抽象。
最重要的是投入,并积极采取实际行动
我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我所知道的,或者我以为我所知道的。我想要去记录它们、谈论它们,甚至向他人传播它们。在实践的过程中,我遇到的人,一个比一个聪明,一个比一个热诚和投入。他们不仅改造着我的思维,还拓展了我的思维。
于是,在我写作、草拟演讲稿的过程中,我感觉到,光是思考和记录好点子是远远不够的,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。
这成为我人生的第3堂课:对于我来说,最重要的是投入,并试着采取实际行动;这就意味着尝试改善我认为值得努力的境况,还有尝试改变我认为需要被改变的事情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花了如此多的时间,去各种公共机构工作或建立各种机构。这些机构,极大地扩大了我的交际圈,帮助我遇到了很多和我有思想共识的人。
我致力于公民权利、财政责任、代际公平、国会行为规范、慈善机构改革、执行总裁长期绩效奖金等等事务。
所以,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,我发现不时会有人为我预备着某个董事会的职位——不管是营利还是非营利组织,或者为我的公司带来新的业务,因为在上述这些领域中,他们曾经和我并肩作战。而且,他们显然信任我的观察和决断。
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80年代的两党联合预算上诉委员会,我和财政部的5位秘书长,还有数百家企业的CEO一起呼吁政府内部财政职责的实现。
之前我根本没有料到,业余活动也能成为我事业的功臣。这堂课的一个要点是:别因为它助你一臂之力,才参与这些活动;我的参与源自我的兴趣,兴趣有了,其他的自然就水到渠成。
跟随自己的兴趣,谨慎选择下一步
当很多机会摆在我面前时(这种事经常发生,相信你们也一样),我得做出艰难的选择。我应该将机会全揽下,揽下大部分,还是选择其中几个?
当我想法活跃,对感兴趣的事跃跃欲试、摩拳擦掌时,我了解这些兴趣最后可能会导致三心二意、急于求成。所以,我最终只会选择其中的一二。
我的原则特别简单,就是跟随自己的兴趣,或像哲学家约瑟夫·坎贝尔(Joseph Campbell)说过的,“追寻你的幸福”。
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工作,是多么幸福的事啊!我时常会为了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网,而被某个知名机构的董事会席位所吸引。但如果这不在我的兴趣范围之内,我会拒绝。
如果我对某些领域的事情特别有激情,而且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它上面,我不仅会十分乐意在这些机构事务上,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还会愿意参与它的管理以及筹资活动(这点很重要)。
再一次,我又有了意外的收获。因为被邀请担任主席一职,该职位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筹钱,而这个任务反过来又帮助我和更多美国政商界要人,建立起亲密关系。
忠于自己的原则、自己的内心、
自己的道德标准
第5堂课,对我尤为重要,它关乎到我们的人生之路应该如何去走。
从我父母那里,我就知道:必须要忠于自己的原则、自己的内心和道德标准。正因他们的教导,我才敢对不值得我付出的人说“不”。虽然说出去的“不”,明显会带来一些短期损失;但是,长期收益最终会出现。
我希望我一直能恪守自己的原则,但有两次我没有做到,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。
第一次,我在麻省理工盗用了罗伊·科恩的论文。而我的借口很蹩脚,还狡辩说其实没有真正“抄袭”他的论文,因为我还另外加入了“很多”自己的东西。我曾发誓不仅要对他人诚实,还要对自己诚实。这次我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,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长期代价。
第二次,在雷曼兄弟,很长一段时间,我默默容忍了几个合作伙伴的一些不该被容忍的行为,因为我顾及的是“和平相处”和维护短期利益。
在这两起事件中,都存在着为了短期利益或避免短期痛苦,而违反原则或妥协,但都是以牺牲重要的长期利益为代价。
涉及到原则问题时,要有说“不”的勇气。
相反,在我坚守誓言恪守原则时,即使当下不好受,却可以实现长期利益。我此生的经历,无一例外地都印证了这一点。
在我人生的一系列重要转折点,我都能干脆地说“不”。我感觉我有充分的理由说不,这可能是道德因素驱动,也可能是直觉告诉我对方的品格有缺陷,或项目的可行性值得商榷。
举个例子:
我在麦肯时,碰到一位老板,他侵蚀公司的养老基金,不顾大局购买超大型专用飞机,偷窃我的工作成果,唆使初生牛犊的我,去谋取公司主席一职。但是,当时的我,毅然决然地辞职了,虽然当时我还没有找到后路。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艰难的决定,但我从未后悔过。
另外一个例子:
在尼克松政府时期,我坚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,拒绝像棋子一样被总统无情地利用。我可能因此没能经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件,但是我得以在“水门事件”爆发前就脱身。在人们心中,仍然保持着正直的形象,这让我后来能遇到更好的工作机遇。
换句话说,当时我说的那些“不”,表面上看,是把我推入万丈深渊;但事实上,并非如此,我其实因此浴火重生。
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中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
事实上,在这方面,我的经历基本上是没有找到平衡点的典型负面教材。我经历过两次离婚,曾经的我,除了工作外,什么都不看重。
某些时候,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,意味着青云直上的事业轨迹,必须得放慢速度。
拿我自己的事业来说,我知道拒绝担任黑石执行总裁,就意味着丧失更多收入。然而,这也意味着我可以花更多时间在妻子、孩子、朋友和各种公共事务活动上。我也正是这样做的。
在我们的人生路上,无论我们需要作何种调整,一个基本原则就是——没有深思熟虑,就不会有自我剖析;分不清轻重缓急,就不会取舍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平衡的生活都得来不易。
当你面临选择时,永远选择长远利益
第7堂课的内容,是关于职业生涯建议的。
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:在没有搞清状况之前,千万不要被一个工作机会给诱惑了。你不能仅仅找一个能发挥你相对优势的工作,你还要考察企业文化的不足之处;因为这些不足,会像地雷一样潜伏着,可能随时会摧毁你的事业。
事先对未来雇主作全面考察,可以带来巨大的红利,还能避免很多风险。如果我在进雷曼之前,也做过这样的调查,那我很可能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加入它。
在考虑是否担任某高级职务前所做的全方位考察工作中,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。大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:
1、这家企业的目标和价值是什么?这里的政治氛围是否浓厚?
2、除了高层外,你是否还和同级的员工交流过,他们是如何看待你的工作的?他们对你的加入有什么看法?
3、这家企业CEO的调换率是高还是低?如果很高,原因何在?
4、这家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稳定?该企业是否有其他遗留的重大法律纠纷未处理完?
回望过去,我遇到的机会,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——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;而我的选择都是——长远利益。
内容来源:价值世界(ID:chinavaluenet),作者: 彼得·彼得森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© 2020 中冀投资保留所有权利 冀ICP备16024224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239号
© 2020 中冀投资保留所有权利 冀ICP备16024224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1239号